一般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更多地是遵循于行业的规范、借鉴前辈的惯常做法。同时也会做一些验证判断。总之,表面粗糙度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也已经有相当多的经验和比较成熟的方法。在考虑到频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于金属零部件传输面的表面粗糙度也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频率的升高,电磁波的波长越短,表面起伏对传输的影响越大,3月17日曾有论及)。幸好,随着加工技术、加工设备、工具、刀具、材料的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精湛,制造厂商不仅能配合到这种要求,而且在成本方面也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而表面处理特别是镀层的要求,传输线行业经过国内外几十年的实践,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相当好的习惯做法(低质伪劣产品除外)。
但是,工程师们却在把注意力放在电镀种类和厚度时,往往都忽视了孔隙率的问题,而孔隙率对传输(传导),却有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