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相位,在GB-17738.1中称之为“相位随温度的变化”,是指电缆
组件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确定由电长度变化而引起的相位变化。
在GB-17738.1中有详细的测量方法。
我们知道,雷达系统在探测目标时,是通过接收到发射出去并返回系
统的信号时间来确定目标的方位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都需要通过
同轴电缆来执行,但是如果一个雷达系统的不同TR单元的同轴电缆组件的
电气长度不同,这就导致了接收时间因在电缆组件中的传输时间不一致而
导致了整个雷达系统的定位精度。所以说,温度相位变化的大小对某些射
频系统的精度非常重要。
温度相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热胀冷缩而引起电缆的物理长度的
变化,从而引起的电长度的变化。对于同轴电缆来讲,主要是铜导体的热
胀冷缩和介质材料的热变形而综合而来的电长度的变化,也就是说,由于
构成同轴电缆的导体材料主要采用镀银铜材料,那么引起温度相位的差异
主要是由于介质材料引起的。我们通过图6看出不同介质材料对温度相位
的影响,从图上我们可以出,随着介质材料传播速率的增大,也就是说介
质材料中空气成分的增多,温度相位的变化明显下降。